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学化学名师讲坛系列活动周圆满落幕 三位一线名师传经送宝,为化学师范生成长赋能

编辑:信欣  预审:周映华  终审:梁齐军 发布时间:2025-09-22 点击数:

      (图/文 黄子彤 王仁琪 魏芯冉 杨佳)2025 年 9 月15-19日, “中学化学名师讲坛系列活动周” 顺利开展,邀请了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占丽老师、安徽省砀山中学董顺老师、阜阳市第五中学孟丹老师三位深耕中学化学教育一线的名师来校讲学,活动由化材学院孙影教授主持,2023 级化学(师范)专业本科生与化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全程参与。三位名师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教师成长等多个维度分享实践经验与教育智慧,为师范生搭建起衔接高校理论与中学教学实践的桥梁,为未来投身化学教育事业筑牢根基。

张占丽老师:以 “灯塔” 之姿领航班级管理,解锁师范生素养提升新视角

9 月 16 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占丽老师在行知楼 2010502 教室,以 “走过‘河流’,遇见‘灯塔’—— 班级管理漫谈” 为题开讲。张老师以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灯塔’” 为核心,结合大量真实班级管理案例,生动诠释了班主任工作的价值与挑战。他指出,教育心理学是班级管理的 “理论基石”,班主任需精准 “看见” 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 既要关注成绩优异生的进阶诉求、中等生的突破渴望,也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变期待,结合学生家庭背景与学习基础,秉持 “接受不可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 理念开展个性化管理。针对 “如何激发学生内驱力” 这一关键问题,张老师深入剖析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分享可落地的激励路径;最后还围绕班级文化建设提出建议,强调良好的班级精神能潜移默化凝聚向心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整场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让师范生深刻认识到班级管理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为未来成为 “懂管理、会育人” 的化学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

张占丽,芜湖市学科带头人,先后获得“芜湖市名班主任”“芜湖市优秀教师”“芜湖市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2025年获芜湖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热爱班主任事业,担任班主任工作18年,所带班级成绩突出,多次获得芜湖市“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在从事班级管理的同时,深耕课堂教学,并获安徽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主持和参与课题4项,在《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考试》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董顺老师:聚焦学科理解筑牢教学根基,为师范生搭建 “从理论到课堂” 桥梁

9 月 18 日下午,安徽省砀山中学高级教师董顺老师在行知楼 2010308 教室,以《增进学科理解 夯实学科基础》为主题带来深度分享。报告中,董老师紧扣化学师范专业学生的核心需求,从三大维度展开分享:一是以 “化学学科理解” 为核心,引导同学们思考化学学科的深层逻辑与育人价值,帮助师范生跳出 “知识传授” 的浅层认知,建立 “学科育人” 的宏观视角;二是结合自身班主任经历,提出 “做有温度的班主任” 理念,通过具体案例展现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兼顾 “规则” 与 “关爱”,填补师范生对 “教师多重角色” 的认知空白;三是针对 “未来教学痛点”,聚焦 “讲好高考题” 的技巧,从 “考点拆解”“思路引导”“方法总结” 三个层面拆解教学策略,让师范生直观感受 “如何将学科知识转化为课堂实效”。此外,董老师还引用研究明确化学教师需具备的 “教育能力、学科理解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研能力” 四大核心素养,为师范生指明了专业成长的 “能力清单”。此次报告精准衔接高校教育与中学教学实践,让师范生对 “未来如何当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 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董顺,中学化学高级教师,2008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专业,宿州市第六届学科带头人,安徽省第四届“教坛新星”,安徽省优秀教师。参加工作以来在《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发表论文29篇。

孟丹老师:二十年教育路复盘成长轨迹,为师范生点亮 “长期成长” 明灯

9 月 19 日下午,阜阳市第五中学高级教师孟丹老师在行知楼 2010303 教室,以《成长在路上 —— 毕业 20 年的教师感悟》为题,带来一场充满温度与深度的分享。

讲座伊始,孟老师以 “安徽师范大学求学时光” 为切入点,用亲切的回忆拉近与师范生的距离,随后通过 “教学比赛”“教学研究”“班主任工作”“教研组建设” 四个维度,复盘自己二十年的教育成长之路:在 “教学比赛” 维度,她分享多次参与省、国家级比赛的经历,强调比赛不仅是 “技能比拼”,更是 “教育理念更新、课堂实践优化” 的契机,鼓励师范生主动参与竞赛,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中快速成长;在 “教学研究” 维度,她结合自身从 “经验型教师” 向 “研究型教师” 转变的经历,鼓励同学们 “做思考的实践者”—— 从日常教学中发现真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总结实践成果,通过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提升专业素养;在 “班主任工作” 维度,她以 “用爱育人” 为核心,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温暖故事,让师范生理解 “班主任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学生的陪伴者与引导者”;在 “教研组建设” 维度,她介绍如何通过 “团队协作、资源共享、青年教师帮扶” 建设学习型教研组,展现 “个人成长与集体进步” 的共生关系。最后,孟老师以 “教师成长是持续积累、永远在路上的过程” 勉励在场师范生,坚定从教信念,夯实学科基础,努力成长为 “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 的化学教育工作者。

孟丹,中学高级教师,曾任阜阳市第五中学化学组教研组长,安徽省优秀教研组组长,阜阳市优秀教师、阜阳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阜阳市中学化学学科带头人、阜阳市骨干教师,阜阳市高层次专业技术后备人才、阜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实践导师,曾获评安徽省优质课一等奖、“部级”一师一优课、“部级”基础教育精品课等,阜阳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安徽省跨学科主题学习教研活动典型案例,教育部基础教育化学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提名奖。主持国家级省市级课题四项,撰写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多次担任省级教育教学比赛评委。“2025年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骨干教师(教研员)培训会”培训专家。

此次 “中学化学名师讲坛系列活动周”以丰富的内容、多元的视角为化学师范生带来了一场 “教育实践盛宴”。三位名师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职业成长等关键维度,将一线教育经验与智慧倾囊相授,不仅填补了师范生对 “真实教育场景” 的认知空白,更帮助同学们明确了专业成长方向,为安徽师范大学化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注入了鲜活的实践力量。

上一篇:前一记录->化材学院举办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大会       下一篇:后一记录->趣味化学点燃科学梦想,实践探究赋能基础教育 ——安徽师大星火馆科普活动走进芜湖市第十二中学


对外服务
学科平台
电子资源
导航链接

地址:花津校区-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3883513   书记/院长信箱

版权所有: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Copyright © 2018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AHNU.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yayuan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