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上午,化材学院在理科大楼报告厅成功举行2025级研究生入学教育大会。学院党委书记梁齐军、院长庄桂林、党委副书记李古州、副院长陈郑、周映华,新生辅导员魏杰顶、卓淑娟老师以及2025级全日制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会议。会议由副院长陈郑主持,内容涵盖爱国主义教育、校史校情介绍、日常管理规范、科技创新引导及校园安全教育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新生全面了解学院与学科情况,顺利开启科研学习生活。

庄桂林院长首先系统介绍了化材学院的发展历程,从专业建设、学科布局、师资队伍和文化建设四个维度展开阐述。学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方面实力突出,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多个硕士点,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分别稳在93%和95%以上,先后入选安徽省重大学科、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安徽省高峰学科(I类)建设项目,科研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并共享省级大型仪器平台。学院在无机固体化学、生物分析化学等六大研究方向,多篇论文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并与海螺集团、奇瑞新能源等企业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成果显著。师资队伍呈现年轻化、博士化、国际化特点,拥有多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学院高度重视“平安化材”安全文化建设,已培养出包括院士、国家杰青等高水平科研人才和基础教育骨干在内的一批杰出校友,为新生成长成才提供有力支撑。

李古州副书记围绕规矩意识、舆情管理与心理健康等方面作了系统讲解。他强调,研究生应自觉遵守教学、会议及考试等相关纪律,共同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在宿舍与实验室管理方面,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违规行为将依规处理,以保障校园安全稳定。李古州还提醒新生增强防范意识,注意个人信息与财产安全,并详细介绍了学生管理制度和实验学术规范,要求大家在科研中恪守诚信底线。在舆情与网络使用方面,引导学生理性表达、文明上网,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环境。面对学业与科研压力,他鼓励同学们关注身心健康,遇到困难及时与导师、辅导员或同学沟通,积极调整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周映华副院长主要从实验室安全教育方面展开,指出目前存在的多项安全隐患,涉及化学安全、实验场所安全、个体防护、特种设备、用水用电、加热及制冷设备、消防设施等七个方面。其中,化学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包括剧毒化学品管理不到位、管制类化学品存放不合规等现象。实验场所安全方面,存在实验室内饮食、环境脏乱、杂物堆积等问题。为提升安全意识,学院要求所有研究生必须通过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与导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切实杜绝安全隐患,保障师生人身与实验安全。

最后,梁齐军书记作总结发言。他强调,实验室安全是科研工作不可逾越的红线,学院将持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坚决摒弃陈旧管理模式,确保每位学生学有所成、研有所获。他希望新生坚定理想信念,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与发展需求,将个人研究方向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在学术方面,必须严守科研诚信,以严谨态度对待每一项研究,对自身、导师和学院负责。同时,鼓励同学们在专注科研之余,注重团队协作、人际交往与管理能力的提升,构建和谐包容的师生和同学关系,营造互助共进的集体氛围。梁齐军要求全体研究生自觉遵守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在学术探索中守住底线,在人际交往中真诚互助,努力成长为具有高度责任感、扎实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