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学校“三大行动计划”,推动我院学生积极参加学术科技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2月25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在礼勤楼702会议室成功举办第十一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评审会。化材学院教师刘金云、张继坦、戴小妹、严冬、傅聪担任本次比赛评委。活动由化材学院团委书记梅冠东主持。
本次比赛经过前期材料函评,共遴选21个项目参加汇报答辩。负责人轮番登场,各展风采,对各自项目进行了精彩展示,并即时解答评审团的提问。各参赛项目负责人以精致的PPT演示和现场精彩的讲解,从项目背景、技术创新、团队合作、专利支撑、市场应用等多个维度全面阐述了项目。评委们根据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发展可行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为参赛团队提供了专业的指导与建议。
“感知先锋—高性能复合异质结构气体传感器”的研究基于 Fe2O3复合异质结构,设计出一种在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面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的气体传感器。“氢逸之心—前沿电解海水制氢催化剂的研制”展示队伍在氢能开发和电解海水制氢等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主要为在成本减少40%的前提下,成功制备出具有片层纳米结构并有1.63%镍掺杂的MoSe2电解海水制氢催化剂,其催化效率较前类产品大幅提升。“川‘硫’不止—钠硫电池多孔碳硫正极材料”致力于研发新型硫正极电池的载体材料,多孔碳基材料由于其丰富的孔洞和三维网络结构,从而达到对硫的物理限制,从而产生多硫化物提供吸附位点,提高硫的导电性以达到提高电池循环稳定性的目的。“钌如指掌—新型高性能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技术”则聚焦于新型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神来之‘吡’—新型吡啶碱分子筛催化剂的引领者”和“晶筛无界—新型绿色煤矸石基分子筛的产业化先驱”关注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的应用,采用新合成方法,合成了新型催化剂,从而剔除不良反应。“‘钠’样更‘镁’——新一代高安全低成本可充电电池”开发新型钠/镁混合电池,聚焦新型电池研究。本次比赛队伍的课外学术创作涉及新能源的利用及新型电池的研发等多个领域,紧密跟随国家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步伐,充分体现了化材学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与科技创新的精神风貌。
据悉,化材学院高度重视“挑战杯”系列赛事,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铜奖2项。本届赛事在学院团委组织下,早启动、早谋划、早动员、早培育,收集到参赛作品29项,共吸引了318名学生、41位指导教师参与。下一步,学院将对项目进行深度打磨完善,做好后续赛事推进和保障工作,进一步深化“挑战杯”系列竞赛的引领性、示范性和创新性功能,激励广大化材学子结合专业知识,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的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