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花津校区礼勤楼707会议室举行,由化材学院陈道勇教授主持,化材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张伟教授作了题为“高分子多层次手性精准构筑及应用”的学术报告。张教授介绍了多层次手性的研究对于理解生命起源、进化和功能表达至关重要,并向我们讲解了高分子介观手性结构精准构筑的挑战,由于介观手性结构决定高分子材料的手性结构,介观手性结构构筑与调控的高效策略缺乏以及动态性与稳定性难以兼容成为主要问题。张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原位构筑高分子介观手性结构的新策略:聚合诱导手性自组装,此策略实现了可控的手性转移、传递和放大,通过调控高分子链内链间相互作用,实现了介观手性结构的高效构筑及精准控制。接着介绍发展部分共价键交联驱动的手性自修复策略,兼顾了介观手性结构的动态性和稳定性。通过控制多层次手性协同相互作用,实现了高分子介观手性的功能应用。会后,张伟教授与参会师生展开了一系列学术讨论,并回答了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
张伟,博士,教授。2001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06年在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2009年正式被聘为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201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5年7月至2005年8月赴新加坡国立大学E.T Kang教授和K.G.Neoh教授课题组作学术访问。2009年4月-2011年3月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博士后( JSPS奖学金资助)。2015年11月-2016年2月,北海道大学访问教授。教育部“101”计划《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材骨干教师,主要开设《高分子化学》以及《Materials Chemistry》( 全英文教学)等课程。截至目前,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在J. Am. Chem. Soc.和Angew. Chem. Int. Ed.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27篇,参与撰写专著6部。申请专利40余项,其中30余项已授权。共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共同主持)、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等7项。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基础研究成果一等 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多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