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北京科技大学邢献然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花津校区礼勤楼702室举行,由化材学院院长庄桂林教授主持,化材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邢献然教授作了题为“固体局域结构与物性”的学术报告。邢教授首先从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出发,点出了"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核心科学命题。随后邢教授强调在局域结构尺度(nÅ~n nm范围内),原子的排列方式(包括对称性、化学组成和原子排布三个维度)直接决定了材料的性能表现。接着邢教授重点介绍了中子/X射线全散射技术。该技术基于中子/X射线全散射数据,能够同时获取材料的长程晶体结构和短程局域结构信息,为建立原子尺度化学键合与纳米尺度功能特性之间的关联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在局域结构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邢教授分享了课题组在局域结构研究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通过纳米SrTiO3体系揭示了介局域结构与非常规铁电性的内在关联;在PtFe合金体系中阐明了局域结构对HER催化性能的调控机制;利用PdCu双金属催化剂体系,解析了乙炔加氢反应中表面局域结构的催化作用机理。会后,邢教授与参会师生就报告内容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并回答了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
邢献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固体化学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无机固体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88年7月安庆师范学院获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94年3月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获博士学位。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第六、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负责人,中国晶体学会固体局域结构与全散射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等。National Science Review、Inorg. Chem. Frontiers、Chem. Comm、《中国稀土学报》(中,英)等10余种期刊编委/顾问编委。近年来,利用大科学装置和固体化学新方法,在新物质的合成、晶体结构、局域结构、磁结构,以及负热膨胀和新物性的关联等领域取得系列进展。发现铁电化合物负热膨胀体系,揭示固体铁电自发极化诱导晶格热收缩的本质。发展合成新方法——“化学压力”法,制备出一批新颖固体物质,如巨大极化铁电薄膜、超高TC压电材料等。建立固体局域结构实验平台和研究方法,从原子尺度上研究化学有序、铁电有序,以及晶格与电荷、声子、铁电、应力等的关系。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