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讲座报告 >> 正文

我校化材学院王晓琳教授作学术报告

编辑:孙健  预审:崔鹏  终审:汪俊武 发布时间:2025-03-27 点击数:

2025326,我校化材学院王晓琳教授作学术报告。报告会在花津校区礼勤楼702举行,由化材学院副院长周双六教授主持,化材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王晓琳教授作了题为面向应用过程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以膜技术为例的学术报告。王教授介绍了膜技术的先进制造方法和一系列高性能的膜产品,为饮用水净化、生物和医疗用水制备以及废水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TIPS方法制造PVDF超滤膜、开发高性能亲水性超滤膜以及制备PMPPP中空纤维膜用于ECMO应用等。会后,王晓琳教授与与会师生展开了一系列学术讨论,并回答了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

王晓琳,教授。南京化工学院工学学士(1983)、硕士学位(1986),日本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5)。南京化工学院助教、讲师(1986.06~1991.09),日本东京大学助理教授(1995.05~1997.06),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教授、高分子系系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1997.07~2000.01),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膜材料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2000.02~),工学院大学(日本)先进工学部特任教授(2019.04~),安徽师范大学教授。世界膜学会(WA-MS)理事(2017-),亚太膜学会(AMS)理事(2004-),中国海水淡化及水再利用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膜学会理事长,《膜科学与技术》编委,《水处理技术》常务编委,《水资源保护》编委等;曾担任2014年国际膜与膜过程大会(ICOM2014)大会主席,AMS38届会议大会主席,AMS4~14届年会学术委员等。长期从事化学工程专业分离膜材料和膜分离技术基础及应用研究,包括:压力驱动膜传递机理与过程模拟,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烯烃微孔膜及其改性,电驱动膜与储能材料电化学等。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SCI他引7500余次,编写专著1部、译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20多项。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2等奖1项(2004),北京市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4),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4)、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技奖(2015)、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专利金奖(2019)


       下一篇:后一记录->科学教育改革前沿:山东省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李勇来我校讲学


对外服务
学科平台
电子资源
导航链接

地址:花津校区-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3883513  书记/院长信箱

版权所有: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Copyright © 2018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AH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