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化材学院 陈晓静 王书海)12月6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丁邦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彭正梅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学苑北楼11号楼305室举行,由化材学院科研副院长周双六教授主持,化学教学论、生物教学论教师及化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生物教育专业研究生参加本次报告。
丁邦平老师以《从大科学到大科学教育》为主题开展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大科学的研究背景,提出了“什么是科学”这一问题,通过分享他在新西兰访学期间当地小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深入探讨了科学精神和科学的价值等问题。然后从国家政策、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三个层面对大科学教育进行了介绍,指出大科学教育是新时代我国科学教育为适应大科学和大教育而提出的新型科学教育,它重构了科学教育体系,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彭正梅老师以《何为理想的教师》为主题开展报告,他首先以布鲁姆的认知等级图提出培养高阶能力是全球教育改革的新趋势。报告从六个方面展开,他从“效应量”的角度探讨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介绍了“卓越教师的十个心智框架”。该框架强调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和对话,认为让错误受到欢迎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他还提出了教师应成为“台上的圣哲”还是“身边的向导”这一问题,通过对比“卓越教师的十个心智框架”和《学记》中的教育思想,指出教师应该处在中心时刻参与学生的学习。
报告结束后,大家针对报告内容踊跃向专家提问,会场学术氛围热烈。两位老师的报告深化了与会师生对科学和教育的认识,不仅为科学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而且有利于教育硕士对“如何成为一个卓越教师”的思考的认识,对教育硕士的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丁邦平,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东亚科学教育学会执委兼秘书长。主要从事科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技术教育国际比较研究;跨文化比较教学论研究;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等。出版专著《国际科学教育导论》。主编《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等著作。在国内外教育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彭正梅,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比较教育学会副会长,德国洪堡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教育学、中西教育哲学、比较教育学IB课程哲学,知识论与教学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