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10月28日晚,辅导员杨洋在1号教学楼2010303教室为2024级化学师范专业学生召开了题为“从今天小习惯,到人生大安全”的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班会伊始,辅导员首先将焦点聚焦于与同学们生活最为密切的“宿舍安全”。她结合高校发生的真实案例与触目惊心的画面,详细讲解了宿舍内可能存在的消防安全、人身财产安全隐患。杨老师强调,“安全用电”是宿舍安全的重中之重,要求同学们坚决不使用违规电器,做到“人走电断”;同时,务必保持宿舍卫生整洁有序,杜绝使用明火、堆放杂物,从源头消除火灾风险。在财产防护方面,她提醒大家要养成“出入锁门,贵重物品入柜落锁”的良好习惯,并提高警惕,“拒留外人,谢绝推销”,共同守护宿舍小家的一方平安。
“交通安全”成为班会第二板块的重点。辅导员通过展示校园内发生的交通事故录像、违规载人、车辆随意停放等典型案例,直观揭示了忽视交通规则带来的严重后果。她向同学们发出倡议:在校园内骑行或步行时,务必“安全出行”,严格遵守不逆行、不超速、不载人、不接打电话等基本准则。同时,她特别强调了有序停放车辆的重要性,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为校园安全应急预留生命通道。

在“反电信网络诈骗”教育环节,辅导员选取了三起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典型电诈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内容涉及冒充客服、虚假购物、刷单返利等多种常见手段。鲜活的事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诈骗并非遥不可及。辅导员郑重提醒全体同学:务必安装并开启“国家反诈中心”APP,牢固树立“给钱不要,要钱不给”的防范意识;对于任何陌生来电和可疑短信,务必保持高度警惕,核实清楚前不轻信、不转账。
针对信息时代的特点,班会还专门设置了“网络安全”板块。辅导员结合当前网络中存在的诸多不文明现象,引导同学们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必须学会独立思考,提升信息辨识能力,做到不制造、不传播虚假消息,不发表不当或不文明言论。她呼吁同学们合理规划时间,避免沉迷网络游戏,学会通过正规渠道和适当方式表达诉求,自觉养成“文明上网、科学用网”的习惯,主动抵制各类网络不良信息,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
班会尾声,辅导员为同学们详细解读了校园文明“十不为”与“十个习惯”的具体内容,期望大家不仅能理解学校规章制度的深层内涵,更能将安全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掌握风险辨识能力,成为校规校纪的自觉践行者。

最后,辅导员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她再次强调:“安全问题无小事,生命重于泰山。每一位同学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她希望全体化学师范专业学生能以此次班会为起点,时刻绷紧安全弦,从点滴小习惯做起,共同构筑起坚实的人身安全屏障。